北上資金大幅加倉五大行業 這16只持倉翻倍!(附名單)
2019-04-1109:00
年內北上資金對採掘、商業貿易行業增倉最為顯著,持股數量較去年年底增長均超50%。我愛我家、精測電子、泛微網路等16股獲北上資金連續七周增持,且持股數翻倍。
北上資金連續7周加倉這些股
統計顯示,北上資金持股數量增加的行業有21個。北上資金對採掘、商業貿易、傳媒、電氣設備、建築材料5個行業加倉明顯,持股數量環比增長均超5%,其中採掘、商業貿易加倉尤為顯著,持股數量環比增長均超15%,分別為16.73%和16.04%。
將時間範圍拉長,採掘、商業貿易也是北上資金年內增倉最為顯著的兩個行業,最新持股數量較去年年底增長均超50%。北上資金對採掘行業的持股數量由去年年末的7.36億股增加至12.05億股,持股變動比例為63.72%;北上資金對商業貿易行業的持股數量由去年年底的5.01億股增加至7.95億股,持股變動比例為58.68%。
個股來看,採掘行業中,北上資金年內對石化油服加倉最為明顯,持股數量由去年年底的81.6萬股增加至889.92萬股,持股變動比例達9.91倍;商業貿易行業中,北上資金年內對我愛我家加倉最為明顯,持股數量由去年年底的192.21萬股增加至3627.88萬股,持股變動比例高達17.87倍。
北上資金本周持有國防軍工、電腦、交通運輸、通信4個行業股份數量環比降幅均超1%,減倉最為明顯。如北上資金對電腦行業個股達華智能的持股數量由上周五的718.81萬股迅速降至287.07萬股,持股數量下降60.06%。
從成交活躍股來看,本周共有34只個股上榜成交活躍榜榜單。從資金淨流入角度來看,本周上榜的個股中,共有21只股為淨買入,淨買入金額最多的是招商銀行,本周淨買入金額為15.77億元;其次是中國平安、蘇寧易購,淨買入金額分別為12.73億元、6.91億元。淨賣出個股中,淨賣出金額最多的是貴州茅臺,本周淨賣出額為11.41億元。
整體來看,本周北上資金增持737股。從持股比例變動來看,北上資金對三棵樹的持股比例由上周五的7.24%上升至9.32%,上升2.08個百分點,位居持股比例上升榜榜首;其次是和而泰,北上資金對該股的持股比例由上周五的0.29%上升至2.32%,上升了2.03個百分點;蘭花科創、歐普照明、陝西煤業3股持股比例均上升0.8個百分點以上。
本周北上資金減持667股。具體來看,北上資金對顧家家居的持股比例由上周五的21.44%降至14.43%,下降7.01個百分點,位居持股比例降幅榜榜首;恒瑞醫藥、四方科技、萬年青、凱撒文化等4股持股比例也均下降一個百分點以上。
數據寶統計顯示,北上資金連續七周增持23股。從持股變動比例來看,與七周前相比,我愛我家、精測電子、泛微網路、涪陵電力等16股獲北上資金加倉明顯,持股數量增幅翻倍。
我愛我家持股數量增幅最大,北上資金對該股的持股數量由七周前的88.63萬股增加至3627.88萬股,持股變動比例高達39.93倍;其次是精測電子,持股數量由七周前的12.73萬股增加至128.47萬股,持股變動比例為9.09倍。此外,北上資金對泛微網路、涪陵電力、環旭電子、京能電力4股的持股數量較七周前增幅也均超200%。(數據寶)
北上資金短線操作引發關注
近期北上資金動向,對A股運行產生一定影響,比如滬指此次突破3200點,始於3月29日的這波上漲,可以看到當日北上資金淨流入逾百億元。分析人士指出,近一階段,北上資金出現短線操作,踩點精准,但也不用過度敏感。獲利籌碼出現鬆動是正常現象,在沒有出現趨勢性變化之前,都屬於正常的調倉換股。
以長線價值投資著稱的北上資金,近期在A股上演一出短線波段操作的好戲。
數據顯示,3月25日北上資金淨流出A股107.74億元,當日滬指下跌1.97%,次日再度下跌1.51%,為本輪反彈以來滬指首次跌破20日均線。
3月29日,北上資金淨流入A股110.93億元,當日滬指上漲3.2%,隨後持續上漲,4月4日盤中一度突破3250點。
對於此次北上資金大出大進操作,招商證券策略研究指出,美股調整是外資流出的重要觸發因素。首先,近年來每次美股出現劇烈調整之後,外資也將在短時間內撤離A股。3月22日美股出現大跌,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1.77%、納斯達克指數下跌2.5%。
其次,3月25日,北上資金減持的行業主要集中在白酒、銀行、家電等,而長期以來這些行業均是外資增持的主要方向,故其減持行為也受到獲利了結因素的影響。
事實上,北上資金進入3月份後,流入力度已大不如之前,並在3月22日當周首次出現年內周淨流出。
另一方面,時隔幾個交易日北上資金又淨流入110.93億元,把這種行為放在大趨勢上看,也不足為怪。國盛證券策略分析師張啟堯表示,在經歷過去兩年的加速流入後,A股當前的外資占比也僅為3%左右。在全球市場中仍然處於大幅低配,當前還在“水往低處流”的過程。同時,當前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全面提速,國際資本的進入管道不斷拓寬。
總的來看,從月度角度,今年以來,北上資金整體維持淨流入態勢,雖然流入力度已明顯放緩。數據顯示,1-3月,北上資金依次淨流入606.88億元、603.92億元、43.56億元,而4月累計淨流入44.1億元。(中國證券報)
國泰君安:市場對北上資金的四大“錯覺”
錯覺一:外資喜歡大金融
投資界的普遍認知是,外資偏愛大消費與大金融。真的是這樣的嗎?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北上資金進入中國的管道為互聯互通機制,也就是說北上的資金整體是分佈在陸股通(滬股通+深股通)的成分股內的。
因此我們在研究外資偏好的時候,應該去對比陸股通內的標的,而不是進行全市場對比。在這一點上,與分析可以全市場選股的QFII是不同的。
在以陸股通為對比標的,進行分行業的相對配置比例計算的時候,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以銀行為代表的“大金融”雖然從持倉市值來看的確屬於外資集中持倉的一員,但若以相對比例來計算,卻排名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的末尾,也就是低配比例最高的行業,外資偏好“大金融”屬於一個重大誤區。
總結來說,從行業配置比例上看,外資持續偏好的行業呈現高度的集中性,分別為: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醫藥生物與電子;而對於剩餘的行業外資基本處於低配狀態,其中低配比例最高的為銀行。
從二級行業集中度來看,外資仍然維持高度的傾向性,以家電中的白電和食品飲料中的白酒為代表,其中唯一的例外,是一級行業下子模組眾多的醫藥生物行業。
錯覺二:外資喜歡高分紅
看完了行業特徵,再來看因數特徵。
是否分紅越多的行業越容易收到外資青睞?換句話說,已知外資偏好家用電器、食品飲料、醫藥生物與電子,這四個行業在風格上是不是存在什麼共性特徵?
從ROE的角度看,外資偏好的ROE的確處於全市場前列的水準,ROE的高低是外資在選擇行業時一個重要的標準。
外資對高分紅的行業不存在明顯的傾向性,分紅高低與否不構成外資在選擇行業上標準。外資整體更偏好中大市值行業,而非以銀行和非銀為代表的超大市值行業。
首先外資在行業的喜好上非常固定,持續偏好家用電器、食品飲料、醫藥和電子;
其次,在個股選擇層面,我們分析指出的符合外資一貫投資理念的“大市值”、“高ROE”偏好,相比於由於配置因素帶來的“低估值”與“高股息”偏好,在未來外資持續流入時出現扭轉的可能性更小,換句話說,外資未來仍將繼續流入大市值、高ROE的個股;
與此同時,僅將過高估值與不分紅作為剔除條件。(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作者:雲水長和
來源:天天基金網
責任編輯:DF505
原文链接:http://fund.eastmoney.com/news/201904091091649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