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各地針對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政策匯總
2019-02-2213:15
黑龍江省金融扶持民營和小微企業力度加大
為總結推廣前一階段黑龍江省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經驗,持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黑龍江省民營經濟的支持力度,促進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健康發展,1月23日,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與黑龍江省工商聯共同組織召開全省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座談會。截至2018年年末,黑龍江省小微企業貸款餘額達到3185.9億元,同比增速4.5%,高於全省各項貸款增速0.1個百分點。
2018年以來,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省工商聯及各金融機構緊密圍繞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這一重點工作,深入開展“金助民企小微”系列活動,加大民營和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全省小微企業貸款占各項貸款比重達到15.7%,高於去年同期水準0.1個百分點。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戶數明顯增長,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6.7%,較專項統計工作開始前下降0.7個百分點,金融扶持民營和小微企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黑龍江省工商聯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黑龍江省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針對黑龍江省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點痛點聚焦發力。深入開展經常性的調查研究,互動交流,加強資訊溝通,及時瞭解民營企業訴求,及時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在銀企和銀行同業間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發揮各自優勢,補齊短板。
座談會上,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提出具體要求:一是各金融機構要緊緊抓住政策機遇,全面做好金融服務工作。用足用好定向降准釋放的流動性以及再貸款再貼現、借貸便利等低成本資金,優化信貸資金配置,發揮政策工具的杠杆效應。樹立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加快金融創新,對已有的融資模式,各行要相互借鑒,積極推廣。深入研究債務融資工具,探索民營和小微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債的途徑和方式,幫助企業拓寬融資管道,降低融資成本,為企業提供多元便捷的融資服務。二是搭建平臺,形成合力。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借助全省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人民銀行中征應收賬款融資平臺、信用資訊服務平臺以及各類產權交易平臺,拓寬業務領域,創新融資產品,更多運用市場化的手段為企業融資提供支持。
廣西:小微企業最高可獲200萬元擔保貸款
小微企業可以申請最高額度200萬元的擔保貸款,支持返鄉下鄉人員依託自有和閒置農房院落發展農家樂、漁家樂和林家樂……廣西下發《關於進一步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鼓勵返鄉下鄉人員創業。
改善金融服務條件 返鄉創業貸款可獲貼息
《實施意見》明確,對符合條件的返鄉下鄉創業人員予以擔保貸款支持。對貧困地區符合條件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財政部門給予3年全額貼息;對其他地區符合條件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財政部門按2年給予全額貼息。
小微企業當年新招用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的人員達到企業現有在職職工人數25%(超過100人的企業達15%),並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可以申請最高額度為200萬元的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並按照貸款合同簽訂日貸款基礎利率的50%給予貼息。
同時,將探索出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利息補貼政策,積極引導合作銀行降低貸款利率,緩解融資成本高問題。
“渝快融”上線 助民營小微企業融資
金融機構與企業之間的融資“梗阻”將被打通。1月17日,由重慶市大數據發展局牽頭建設的重慶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大數據服務平臺“數字重慶·渝快融”上線運行,該平臺通過大數據技術將金融機構信貸服務與企業融資需求彙聚連通,企業在平臺上發佈貸款申請,最快當天即可獲取貸款。
在平臺上線活動中,中國工商銀行重慶市分行、中國農業銀行重慶市分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分別與市大數據發展局簽約,共同入駐平臺為民營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一直以來,由於銀行與企業之間的資訊不對稱,特別是前者獲取後者資訊的管道較窄且不全面,因此不敢貸、不願貸,造成企業融資“難慢貴”。“銀行在制定融資決策前所需要的工商資訊、企業稅費等相關數據難以收集,而企業也難以獲得與自身匹配的融資產品資訊。”重慶市大數據發展局副局長羅清泉表示,針對銀企兩者之間的“壁壘”,由該局牽頭建設的“渝快融”平臺,提供了融資專題資料庫、封閉數據分析環境、大數據融資服務系統門戶等內容,通過對融資涉企數據的彙聚連通,解決銀企資訊不對稱問題。
融資專題資料庫依託重慶市社會公共資訊資源共用平臺,按照國家及行業相關標準,以企業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唯一標識,彙集了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市人力社保局等26個市級部門單位,共105類資訊資源、1242個資訊項,涵蓋2200餘萬條數據,涉及市場監管、稅務、不動產、社保等涉企資訊。
“凡有融資需求的民營小微企業,均可通過平臺向多家金融機構提出貸款申請。”羅清泉表示,“渝快融”平臺的辦理流程為:企業登錄網站-認證註冊-授權平臺使用數據,金融機構登錄網站-發佈金融產品,然後通過平臺的大數據技術進行分析匹配,讓企業與銀行達成雙向選擇,在簡化審核流程的同時,提高融資成功率。
廣西:“銀稅互動”打造小微企業融資“快車道”
幫助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翻越融資“高山”,是當前廣西自治區優化營商環境大行動的重要內容之一。1月9日,廣西自治區政府召開廣西加快推進“銀稅互動”工作會議暨“線上銀稅互動”簽約儀式,提出將“銀稅互動”作為破題的關鍵一招,以納稅信用“小切口”搭建中小企業融資大平臺,做好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大文章,推動廣西營商環境改革取得大成效。
2012年,廣西稅務系統聯合金融機構在全國率先探索開展“銀稅互動”合作,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進行有益探索,成為當時全國“銀稅互動”工作的領跑者。近年來,先後有19家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自治區所屬法人銀行金融機構加入“銀稅互動”,推出“誠稅貸”“樂稅貸”等一批納稅信用金融產品,對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產生疊加效應。
此次廣西自治區稅務局與20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簽訂“線上銀稅互動”協議,將進一步完善銀稅資訊交換管道,深化“互聯網+稅務+金融”,企業融資申請、稅務資訊共用、銀行放貸審批從線下操作全面轉變為線上辦理。通過建設線上“銀稅互動”平臺,依託稅收信用大數據開發“以信換貸”金融服務產品,使企業貸款從多次跑、高成本變成“零次跑”“零成本”和“零等待”,打造小微企業融資“快車道”。
廣西自治區開展“銀稅互動”以來,累計辦理了4.5萬筆企業貸款,貸款總額約500億元。其中,2018年共辦理貸款1.1萬多筆,金額超百億元,“銀稅互動”貸款增速明顯提升,為小微企業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海南為中小微企業“量身定制”特色金融工具
隨著4年前的一聲鑼鼓響,海南眾多中小微企業開始有了進駐資本市場的平臺。2014年12月28日,海南股權交易中心正式掛牌運營。當天,首批49家海南企業通過海南股交踏入資本市場。4年過去,海南股交掛牌企業數量達1485家,其中74家為交易板掛牌企業,1411家為展示板掛牌企業。
截至2018年12月,海南股交89家掛牌公司共獲得融資7.8億元,其中66家掛牌公司獲得銀行融資5.1億元,26家掛牌公司獲得股權融資2.7億元。
4年來,海南股交服務更加成熟、產品更加凸顯特色、品牌更受海南中小微企業認可。2018年,海南股交獲得中國證監會全國區域性股權市場第二批運營機構認定。在服務中小微企業方面,海南股交有了新起點。
抓特色 推出重點產業板塊
逐漸成熟的四板架構讓海南股交服務中小微企業的能力逐漸提升,2018年,結合省內重點產業,海南股交推出天使板、科創板等特色板塊。
依託不同行業發展的不同特點,海南股交一直致力於推行特色板塊,目前已經設置了農業板、天使板、科創板等。“特色板塊設立的核心意義就是可以將行業主管部門的資源以及海南股交面向市場的培育、融資等資源進行有效的對接。”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海南股交董事長李曉剛說,海南股交將繼續大力踐行普惠金融理念,推動中小微企業金融生態圈的建立,加強板塊建設,將各項專業服務和先進理念帶到各市縣,幫助企業做大做強。
海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認為,海南股交特色板塊的設立,拓展了對高新技術、科技型中小微企業以及互聯網企業的服務深度和廣度,推動我省相關產業發展,打造了極具海南特色的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
創品牌 重點打造“海惠盈”平臺
成立4年來,海南股交一直在不斷挖掘服務職能,從普惠服務逐漸轉變為細分服務,拓展新的融資管道。根據中小微企業運營規模較小、運營需求資金不大以及可轉債發行較為靈活等特點,目前“海惠盈”平臺的可轉債已成為海南股交為中小微企業融資的品牌工具。
“海南股交已經明確了可轉債業務是一個重要發展的管道,從2017年到現在,海南股交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大力拓展可轉債市場,為海南股交掛牌的企業量身定做這一款產品。”李曉剛說。
截至2018年12月,海南股交一共發行13單可轉債業務,為中小企業融資金額3090萬元。除了可轉債,“海惠盈”推出的農業眾籌等業務也創新了小企業的融資管道。此外,海南股交還通過“海惠盈”進行實物眾籌、創新眾籌等業務,將“海惠盈”打造成我省高端農業產品的展示平臺。
2018年,海南股交的“海惠盈”獲得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頒發的35類、36類、41類、42類商標註冊證。
精服務 當好小微企業的發展管家
為鼓勵三亞市以及南部市縣企業更好對接資本市場,解決融資難題,規範公司治理,2018年10月30日,海南股交三亞分中心揭牌。
海南股交總經理班淼琦表示,未來公司將努力把三亞分中心建設成為一個在南部片區有重要影響力的資本要素市場,充分發揮區域性股權市場的示範作用,引領南部片區金融機構共同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2018年以來,為了讓每個掛牌中小微企業獲得精准的服務,海南股交推行客戶經理“一對一”服務制,確保每個企業都有專人負責。同時,海南股交搭建並不斷完善四大平臺(諮詢平臺、培訓平臺、路演平臺、企業家沙龍)服務體系,規範、培育、孵化了一批有成長性、具有海南地域特色的企業。截至2018年12月,四大平臺共舉行活動193場,其中2018年新增49場,參與企業1000多家。
海南股交不僅在服務範圍上更廣泛,模式上更精細,在服務對象上也逐漸延伸至商業銀行。去年8月,海南銀行在海南股交成功辦理股權登記託管手續,成為省內首家完成股權登記託管的法人銀行。
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的大背景下,海南股交要繼續規範發展,提升功能,創新融資,發揮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規範、培育和孵化中小微企業的作用,服務我省特色產業發展,努力建設成為中國最具特色的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
青海省出臺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 獎補資金暫行管理辦法
1月,為進一步規範和加強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切實幫助青海省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題,青海省工信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了《青海省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資金暫行管理辦法》。
2018年,國家財政部、工信部印發了《關於對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實施降費獎補政策的通知》,中央財政決定從2018開始到2020年,每年安排資金30億元,採用獎補結合的方式,對擴大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規模、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費率等政策性引導較強的地方進行獎補。“青海省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資金”,是由國家財政部、工信部根據青海省融資擔保機構業務開展情況安排下達,專項用於引導青海省擴大實體經濟領域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規模,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成本,促進專注於服務小微企業的融資擔保機構可持續發展的獎補資金。重點支持政策引導性強、效果好的擔保機構,特別是對直接服務小微企業且收費較低的融資擔保機構加大獎補力度。獎補資金主要採取業務補助、保費補助、能力提升補助等支持方式。
《辦法》明確了獎補資金支持條件、擔保機構需要提交的申請資料、資金申請、審核及撥付程式,監督檢查等內容。
一是對符合條件的融資擔保機構開展的小型、微型企業融資擔保業務特別是單戶貸款1000萬元及以下的融資擔保業務,按照不超過上一年度新增小微企業年化擔保額的1%給予業務補助。對符合本辦法條件的再擔保機構開展的小型3微型企業再擔保業務,按照不超過上一年度新增小微企業年化擔保額的0.5%給予補助。二是對在不提高其他費用標準的前提下,融資擔保機構上一年度開展的小微企業年化擔保費率不超過2%的融資擔保業務給予保費補助,補助比例最高不超過上一年度新增小微企業年化擔保額的2%。三是每年從獎補資金中切塊安排一定比例資金設立青海省小微企業融資擔保基金,專戶管理、單獨運行,形成長效扶持機制,採取階段性持股等方式,支持融資擔保機構擴大資本規模,提高信用水準,增強融資擔保能力。
河南省落實支持擔保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獎補政策
為了進一步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河南省4家省直擔保機構、14個省轄市以及10個省直管縣(市)分得中央財政11938萬元獎補資金,獎勵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擔保機構,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財政部、工業和資訊化部聯合出臺的政策規定,河南省要積極落實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降費獎補政策,引導擔保機構擴大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規模,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成本。
對此,河南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解釋說,中央財政將獎補資金切塊下達到省級財政後,省級財政部門將會同同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細化政策,重點支持政策引導性較強、效果較好的擔保機構,特別是對直接服務小微企業且取費較低的擔保機構加大獎補力度。
“要通過獎補政策,促進政策引導性擔保機構擴大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特別是單戶貸款1000萬元以下的擔保業務、首貸擔保和中長期貸款擔保業務規模,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費率。”這位負責人說。
——來源:河北省跨部門政策資訊發佈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