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祖国科技硬实力而奋斗的中芯国际!

    2020-07-2213:29

image.png

中芯国际5月5日正式宣布登录科创板,从6月1日提交IPO申请获得受理,到6月4日上交所发出问询,仅4天时间便闪电过会,最终到7月7日上网申购。这意味着从提交申请到登陆科创板,这家公司仅用了37天。

本周就来讲讲中芯国际。

说到芯片,大家是否还记得去年5月,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企业在未经获得特别许可的情况下向华为出售或转移产品或技术。今年5月,美国商务部又发表最新封杀,在未经美国允许的前提下,任何芯片代工厂都无法使用美国半导体设备或者美国软件为华为生产芯片。

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台积电,在过去 2 个月经历了“承诺不去美国建厂”、“宣布要去美国建厂”、“接下华为紧急订单”、“被传断供华为”、“否认断供华为”、“表示不想失去华为”、“承诺将遵守美国对华为出口禁令”的多极反转。

当台积电无法为华为代工时,中芯国际成了国内最有能力为华为代工的企业。

而这家芯片代工企业本身,就命途多舛……

中芯国际二十年风雨

2000年建厂;

2004年销售额达到9.75亿美元。2004年中芯国际在中国香港和美国两地挂牌上市,跻身全球第四大芯片制造厂。

2009年,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因台积电起诉而告别中芯,从而经历了一段没有技术主干的探索期。

几年间,公司内部经历了权力斗争,股权发生较大变化。

2017年,梁孟松出任CEO与执行董事,企业迎来了加速发展期。

2018年,中芯国际的芯片制程提升到14nm工艺,产品良率提升到95%。

2019年,中芯国际将其美国预托证券股份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

2020年,中芯国际具备14nm制程移动芯片的大规模量产能力,中芯国际奠定了国内芯片“一哥”的地位。

2020年6月1日,中芯国际科创板上市申请得到受理,6月4日通过首轮问询,6月19日通过上市委员会审议,创造了科创板最快过会记录。

权力斗争后的中芯国际

这是一家没有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企业。

我们通过对公司股权结构的梳理,发现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任何单一股东持股比例均低于30.00%。公司已发行普通股5,056,868,912股。

image.png

直接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仅有大唐控股(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和鑫芯(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公司股权相对分散,未来有被收购的可能。

竞争中的中芯国际

市场地位

中芯国际现在已经是中国大陆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配套服务最完善、跨国经营的晶圆代工企业了,全球市场地位根据ICInsights公布的2018年纯晶圆代工行业全球市场销售额排名,中芯国际占全球纯晶圆代工市场份额的6%,位居全球第四位。

image.png

SWOT

优势

劣势

完善的技术体系和高效的研发能力

国际化及全产业链布局

丰富产品平台和知名品牌优势

广泛的客户积累优势

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持续资金投入需求

产能规模瓶颈

机遇

挑战

新应用推动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技术水平逐渐提高

集成电路产能向中国大陆转移

集成电路产线愈加昂贵加剧头部企业集中趋势

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持

国内科技水平与国际顶尖技术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国内高端专业技术人才不足

集成电路行业资金实力不足

中芯国际和台积电还差多远?

2020年一季度,台积电继续称霸全球第一,三星位列第二,美国的格芯和台湾的联电分别排第三、第四,而中芯国际排第五。从营收增长速度来看,排第三,还算不错。(资料来源:拓墣产业研究院)

和行业老大台积电相比,中芯国际还相差很远。营收不足台积电的1/10,归母净利润不足台积电的1/100,员工数量也不足台积电的1/3。2019年台积电营收2470亿元,而中芯国际营收218亿元。

从技术上来看,台积电已经攻克了7nm,正在向5nm迈进,中芯国际在先进技术制程上落后了2~3代。在中国市场份额上,台积电达到了56%,中芯国际不到20%。

不过,从2017年开始,中芯国际就加快了发展速度,仅用一年多时间,中芯国际攻克了14nm制程。在研发投入上,过去3年研发费用率是:17%、19%、22%,已高于对手台积电的8%、8%、9%。

行业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由 2012 年的 2,159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6,532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20.26%。需求方面,高速发展的网络通信、消费电子、计算机等构成了国内集成电路行业下游应用领域的主要部分。

随着 5G通信、物联网、AI 等新技术的持续落地,以及通讯产品、消费品、汽车、工业、计算机主要下游领域的产业升级,为集成电路行业创造广阔的市场机会;政策方面,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集成电路行业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规范行业发展秩序,同时通过企业投资、设立行业投资基金的形式为行业发展提供资本帮助,推动了该行业的发展壮大。


中芯国际的ModGo估值

进行完了基本面分析之后,又到了大家关心的估值环节。

作为国内芯片的顶梁柱,受到国家和资本圈的广泛重视,市场上对中芯国际的估值也是达到4000-5000亿,位于A股领先地位。

我们通过模估智能PC端在线估值系统(www.modgo.pro),按照页面提示录入中芯国际2017-2019的财务数据,估值结果为1360.27亿元,合理的估值范围在309.32~1691.49亿元。

image.png

进一步,我们结合中芯国际的实际情况设定假设条件:

预测年数,设定为10年

流动性风险乘数,取经验值0.70

规模风险乘数,取经验值0.95

控制权风险乘数,不考虑控制权影响,取1.00

政策风险乘数,考虑到国家的大力扶持,取1.20

特殊风险乘数,假设企业可以正常经营,取1.00

借款利率,取优惠利率7.00%

近五年收入增长率在7.00%至15.00%

平均成本率,参考历史值,取78%

平均费用率,参考历史值,取5%

平均研发费用率,参考历史值,取20%

未列出的相关假设,系统将根据指标属性取行业平均水平或根据历史数据拟合,人工未干预。

通过专家版在线估值系统,设定相关假设后,系统出具的估值结果为3642.35亿元,合理的估值范围为2638.43~4664.13亿元。

image.png

专家版估值系统会更加切合企业实际,估值结果也更符合市场情况,中芯国际的科创板上市受到万众的瞩目!

7月16日,中芯国际A股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27.46元,开盘大涨245.96%,股价一度达到95元,募资532.3亿元,市值超过6700亿。

image.png

而在次日却跟随大盘趋势,大幅回调,大跌7.07%。

中芯国际现在还不是国际一流的芯片制造商,而且与一流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注重财务数据的投资者还是要慎重考虑,毕竟这是一个还需要长时间烧钱的项目。

可是有无数的中国人对我们民族的崛起充满信心,对中芯国际充满信心。也是这群人在一点一滴的为提升祖国科技硬实力而贡献力量。中芯国际的价值将属于他们,属于对中国满怀自信与期望的人们!

 

 

 

 

 

 

 

 

 

 

 

 

 

免责声明

1)关于版权:版权所有,违者必究,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翻版、拷贝、复制。

2)关于内容:我们只负责行业研究、财务分析、自动化估值,内容仅供参考,不支持任何形式决策依据,也不支撑任何形式投资建议。本文是基于公众公司属性,根据其向公众公开披露的财报、审计、公告等信息整理,不为未来变化做背书,未来发生任何变化均与我们无关。我们力求信息准确,但不保证其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3)关于主题:系列报告仅覆盖部分重点行业及案例。


  • 《国际畅发总裁介绍VUCA板》

    详情

上证指数

深证指数

公司地址:上海市宝山区逸仙路2816号华滋奔腾大厦B栋24层

查看视频